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人才质量为目标,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突出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知识体系为纲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构建的“2+1+1”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2+1+1”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入校后统一进行2年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教学,然后学生进行分流,三年级根据分流分别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体系,四年级再进一步参与实习实训。具体来讲为:一年级主要开展通识课教育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二年级主要开展专业基础课学习;到三年级时,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兴趣和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方向(如学术型方向、就业创业型方向、教师职业型方向等)进一步开展专业课学习以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四年级主要开展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进一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在三、四年级通过增加学科(含理论与实践)专业选修模块,让学生结合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学习兴趣进行主动选择。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内容应充分反映生物科学各个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对于国际上一些发展迅速的课程选用国外优秀教材,并实行双语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本土生物资源、特色资源以及先进科技资源开展教学,充分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加强课程教学网站建设,制定课程网站的建设技术标准和要求,使之集课程教学资料、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师生互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教学体系,学生可通过该网站开展自主学习。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一支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依据学科专业发展规划,有目的地引进领军式人才,或急需专业方向的博士,构建合理的学科专业人才队伍。通过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及“西部之光”和“教育部质量工程支援中西部地区教师进修”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师专业进修,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方向的合理配置与学术水平的提高。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以及相关产业和领域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与机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展学生与教师的专业视野。
4.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综合体系,构建“校内实验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三级实践体系。其中校内实验教学主要以充分掌握生物技术相关基本实验技能为目的,并使之具备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其一定的创新能力;校内实训主要是根据专业方向开展相关实践技能的综合实训,并完成进入校外企业实习前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基本具有独立开展相关实践的能力;校外实习则主要是让学生能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熟悉相关企业的生产实践环节。
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专业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模块+专业综合实验技能模块+专业创新实验技能模块”三级实验教学体系。首先开展专业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模块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生物技术相关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进入专业综合实验技能模块学习,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实验技能;最后开展专业创新实验技能模块学习,提高学生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意识。
开展学生科研计划,建设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自由组团参加本科生创新实验计划、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或参加“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5. 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围绕学生素质、能力和知识三方面的增强而构建,将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向以导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实施自主学习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内与课外结合、讲授与自主学习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均衡对学生学习过程、知识掌握和知识运用能力三方面的考核,加强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考核,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增强和知识获取与应用能力的发展。
建立健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制度》、《专业实习实训管理与考核办法》、《课程考核办法》等制度,为生物技术专业实践创新环节提供制度保障。